11月2日,“我国原创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上市”的消息引发关注,该药名为“九期一®”,是我国科研团队历时22年研发出的、国际首个靶向脑-肠轴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该药可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将为广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国产新药,“九期一®”
阿尔茨海默病从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该病的致病机理尚不清楚,到目前为止,全球只有5款药物可用于该病的临床治疗。在此之前,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已有17年无新药上市。
阿尔茨海默病,又叫“老年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该病起病隐匿,病程发展呈慢性进行性,主要表现有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在热播电视剧《都挺好》中,苏大强最后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让很多人对阿尔茨海默病有了更形象化的了解。
电视剧《都挺好》中,苏大强最后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在其官网上发布的《2018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有5000万痴呆患者,该报告预测,到2030年,痴呆患者数将增至8200万,至2050年,患者人数将达到1.52亿。仅2018年一年,就有1000万新增痴呆患者,这代表着每3秒新增一名痴呆患者。该报告估算,2018年全球因痴呆症产生的社会经济负担约为1万亿美元,到2030年,将增至2万亿美元。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春岭介绍,造成痴呆的原因有许多,包括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血管性痴呆等,其中以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刘春岭表示,老年人、有家族史人群、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人群等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危人群。
刘春岭介绍,阿尔茨海默病表现之一,也是其主要危害,就是患者会出现记忆力下降。王先生是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今年60多岁的他刚退休不久,在以往的工作中,他是一个非常精明能干的人,慢慢的,家人发现他有些不认识熟人了。比如,在路上遇见朋友主动打招呼,王先生并没有反应。而后,王先生的情况逐渐严重,开始出现“找不到家门”的情况,刚刚走出单元楼不到300米,就忘了自己家是在二楼还是在四楼,是在东户还是在西户。
刘春岭表示,阿尔茨海默病带来的痛苦,折磨的不仅仅是患者一个人,而是患者整个家庭。王先生的病时刻牵动着家人的心。随着王先生病情的加重,他几次差点走丢。据家人介绍,一次,王先生和爱人上街,爱人正在街上和朋友聊天,王先生突然自顾自地跑开了,然后不见了。家人都快急疯了,找了足足两天。庆幸的是,王先生最后在一个公园被找到了,身体并无大碍。但让人担心的是,王先生生活中做饭烧干锅、忘关煤气的情况越发频繁,这让他的家人也越发担心。
刘春岭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主流的看法是有两种蛋白质在大脑中大量聚集引起的。一个是β淀粉样蛋白,通常称为淀粉样蛋白,在患者大脑中水平异常,形成斑块,聚集于神经元中并扰乱细胞功能。另一个则是Tau蛋白,它同样会累积到异常水平,并在神经元内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阻塞神经元的传输系统。
刘春岭介绍,他在临床中使用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日本生产的多奈哌齐,另一种是美国生产的美金刚。在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时,主要使用多奈哌齐;在治疗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时,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但目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5种药物,均为症状改善类药物,仅可轻度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因此,刘春岭表示,一款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上市,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家属来说,是一种希望。
11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了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九期一®(甘露特钠,代号:GV-971)的上市申请。
刘春岭介绍,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胃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就目前报道的资料来看,九期一®的治疗原理是通过调节胃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这个终端,反作用于人体大脑,减少大脑有害物质的产生,进而改善患者的认知。
那么患者何时可以买到新药呢?绿谷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松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2月底之前”,有需要的患者可以凭医生处方去各大药房购买。价格方面,吕松涛表示,“药品价格既要让老百姓负担得起,也要在国际上有竞争力”,最终价格还需各方协调决定。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介入科孙光明表示,由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阿尔茨海默病一直存在临床治疗难点。只有找到发病机制,才能阻断疾病进展,明显改善症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其病因是很复杂的,治疗也需要多角度、多靶点的临床研究。九期一®的出现让临床医学专家看到了希望。作为一种全新的药物,经过半年的临床验证,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他非常期待能在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较量中“装备”上这么一件有力的武器。
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研发困难重重,关键在于它的发病机制不明确。目前,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有β淀粉样蛋白的生成与清除失衡、氧化应激、炎性机制、线粒体功能障碍等说法,但是具体明确的发病机制还有待通过科学研究来证实。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危险因素也较多,如膳食因素、吸烟、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高血糖、高胆固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管因素等,很难通过单一靶体起作用。据媒体报道,全球各大制药公司在过去的20多年里,相继投入数千亿美元研发新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320余个进入临床研究的药物已宣告失败。
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研发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就在上个月,美国生物科技公司百健宣布,半年多前刚宣布失败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原来是有效的,将在2020年初向FDA提出上市申请。这已经是峰回路转的历史性消息,一经宣布就让百健公司的股价上涨超过30%。所以,九期一®的获批,绝对称得上是历史性的消息。
但同时,九期一®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在知乎、微博、微信等平台,诸多业内人士对该药物临床试验提出了怀疑,质疑集中在药品对药理说明不明确、试验周期过短、使用的评价量表过于单一、制药公司在历史上曾涉嫌夸大宣传等。
国家药监局要求“申请人上市后继续进行药理机制方面的研究和长期安全性、有效性研究,完善寡糖的分析方法,按时提交有关试验数据”。
对此,刘春岭表示,要理性看待新药九期一®有条件获批上市,不能高兴得太早,也别忙着质疑。作为一名神经内科医生,能够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逐渐好转,独立生活,是一件令自己自豪的事情。同时,国产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的出现,让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领域能够有更多中国声音的出现,为患者治疗提供中国方案,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他希望这款新药能够经得起临床大规模应用的检验,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治疗时能够有更多的选择。